读《传习录》之【答罗整庵少宰书】

前记:最近读到这篇文章,实在是非常精彩,因此记录一下。

文章的背景应该是罗整庵和王阳明通信,罗质疑了王阳明的一些观点,王阳明为此做了一些回应。在看这篇文章之前,我并不知道罗整庵。查了下才知道,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。大概是在当时的思想圈里可以和王阳明分庭抗礼的人物。而且从王阳明的行文语气来看,可以猜测罗当时的地位(政治地位或者学术地位)是高于王的。两位都是明朝杰出的哲学家,但他们的思想却并不一致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觉得这封信非常有看点。

  1. “见道固难,而体道尤难。道诚未易明,而学诚不可不讲。恐未可安于听见而遂以为极也。”这个质疑其实挺直接的,可能罗认为王比较固执己见。
    对此,王阳明首先表达了感激之情,他说他提出自己的学说以来,常常被人嘲讽、辱骂或者不屑一顾。但是为他着想、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却非常少。
    然后,王阳明表示自己并没有那么狂妄,并说他认为探究学问其实是一个身体力行、理论加实践的过程,“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”是非常不应该的。
    他又说世上研究学问的人有两种,一种是用口耳的,通过揣摩推断,力求扩大自己的影响力;另外一种是用身心的,时刻自我反省,所言所行都是基于自己真正掌握的学问。

评:
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多思想家绕不开的一个基本问题,立说讲学一般都需要比较强的自信,但做学问又很忌讳以自我为中心,毕竟真理终究是客观的,要平衡两者的关系其实是挺困难的。王阳明这里表现的非常谦逊,但同时又很明确的说“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”是错误的,学问就是应该在实践中学习、检验,并提倡开放的讨论。然后,王阳明也在关于“两种做学问的人”的论述中表达了自己的立场,也委婉的表明了自己的信心。

此外,即使不从学问、而仅仅从沟通技巧角度讲,王阳明的回答也非常得体。

  1. “如必以学不资于外求,但当反观内省以为务,则“正心诚意”四字有何不尽之有?何必于入门之际,便困以‘格物’一段功夫”。这段话的意思是——如果坚持认为研究学问不需要向外探索,而是应该向内探索的话,那么“正心诚意”四个字不就应该足够了吗?为什么还要纠结“格物”的问题呢?

评: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这个问题。这个问题其实有点下套的意味,阳明心学常常被认为是“主观唯心主义”。王阳明非常著名的、关于“山中花开”的论述,也确实是非常令人迷惑,导致我以前对阳明心学不太感兴趣。毕竟“我没有看花,花就不存在”,这也太扯了吧!如果说“不可知论”还有思辨上的价值,这种“主观唯心”的说法,简直就是信口胡说了。

王阳明对此的解释也是让我豁然开朗。他解释说天理、本性、学问本来都没有内外之分的。“理其一也”就更直白了——“真理只有一个”。针对罗下的“套”——“王阳明肯定外求而否定外求”,王阳明表示非常无辜,如果自己真的那么偏执,那自己就是在搞歪理邪说。所以他也没有抛弃“格物”,但是和朱熹的理论并不一样。

之后,王阳明又举了孟子批判墨子的例子。他说墨子也是贤明之士,如果孟子和墨子生活在同一个时代,也会认可墨子的贤德。但是墨子“兼爱”过头了,对社会存在负面作用,所以孟子才会反对他。他推广心学也是出于类似的原因,而自己在这个过程中,也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。

评:思想本来就是自由的,只要不违背基本的准则,都是可以被包容的。但思想的社会效应也需要非常的重视。举例来说,倡导个人自由是没错的,但团体执行力也需要考虑的;倡导开放的市场经济也没有错,但商业逻辑也有不少阴暗面。

  1. “决于朱子异”。
   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尖锐——“你是不是铁了心和朱熹对着干?”。

王阳明很客气的回答了这个问题,“道是天下人公有的道;学是天下共同的学。不是朱熹一人可得而私有的,也不是孔子一人可得而私有的。对天下公有的东西,应该秉公而论。所以只要说得对,即便与自己的不同,也对自己有益;说得不对,即便与自己的相同,也对自己有损害。对自己有益的,自己一定会喜欢;对自己有害的,自己一定厌恶。那么,我今天所讲的即使与朱熹不同,但也未必不是他喜欢的。”

评:这段话说的很通俗易懂,但非常有正气!很赞!

ps:这封信的原件在2016年拍卖过,成交价达到了3千万。而全文一共不到3千字,折合一个字一万多块,看得我都想写信了O(∩_∩)O

参考资料:

[罗钦顺-维基百科]
[答罗整庵少宰书 原文及译文]

2020年7月25日

发表评论